在德国的两个展览中了解“中国制造”的演变

今年9月,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和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能出行展相继举办。这两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展会,中国企业备受瞩目。许多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来自中国的智能产品和创新技术上。他们庆祝“中国制造”的伟大变革及其为全球工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超过110家中国企业作为主要参展商参加了今年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能出行展览会。德国《商报》评论称:“中国品牌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是车展的一大亮点。”小鹏汽车推出的五款新车型成为本届车展上的抢眼产品,其中搭载高能溶胶的长安深蓝S05id-state电池、比亚迪乘用车纯千伏兆瓦电动平台、CATL热失控时不产生火焰和烟雾的NP3.0电池安全技术以及神行Pro电池产品。中国供应链不仅带来了最新的智能和电动化技术,也展示了合作商机。许多欧洲车企正在推出搭载中国制造电池、智能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新车型。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卡林森表示:“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不仅满足了中国客户的需求,也反馈到了全球市场。” “中国智造”的风潮也蔓延到了被视为行业翅膀的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试开发。众多中国制造的智能产品吸引了参展商的目光:海尔配备具有主动感知和服务功能的“AI眼”冰箱和洗衣机,海信全球最大的116英寸RGB LED迷你电视,以及可提供第一人称飞行体验的大疆新型无人机。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高端化,中国生产的众多高端智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墨西哥CEO艾拉克里斯·佩尔表示,如今,中国品牌在国外的印象主要基于“强大的供应链”和“价格优势”。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开始称赞中国企业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复制能力。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组织负责人莱夫·林德纳 (Leif Lindner) 认为,中国公司公司正在“从快速追随者转变为世界领导者”。中国企业普遍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不断研发前沿技术和颠覆性产品,为全球市场注入活力。许多外国企业认为,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可以获得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理念,连接重要的创新源泉。从在中国生产到在中国创新再到对华合作创新,不少外资企业用实际行动认可了中国制造业高度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目前,包括德国企业在内的不少欧洲企业表达了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愿望。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受访企业计划在未来几年增加对中国的投资。未来,超过70%的企业计划未来增加对华投资。 8%的公司计划重点投资于研发。该协会认为,跨国汽车企业与中国的合作正在进入以研发为核心的“2.0合资合作时代”。一些欧洲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的进步,显着提高了欧洲汽车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产品迭代速度。这种优势互补正在成为增强双方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德国和中国汽车工业之间的合作创造了优秀、高效的生态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创新、高性价比、环保低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创新永不止步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中国制造”拥有开放包容的态度、前沿的技术、完整的产业链等优势,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具有强大的实力。我们正在注入强大的动力。未来,中国将引领与国际伙伴深化互信、合作创新,共同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进步成果造福世界。 (新华社法兰克福记者应亮摄)
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未经允许,请不要转载今日看料 61今日爆料大揭秘的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