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米兰初秋的夜晚,月光照亮了城市的屋顶和鹅卵石。在安静的布雷拉街区,中文霓虹灯招牌引人注目。招牌下是一家四川火锅店。打开门,扑鼻而来的香气扑面而来……小店里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顾客,店主曾小棠、王浩然分发着中秋月饼。意大利顾客好奇地问:“你为什么吃月饼?”店主笑着解释:“这是我们过中秋节的传统。”圆形的月饼象征着团圆。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是中国人最温暖的圣诞记忆。”明月曾经是两个人的家。月亮的浪漫寓意传遍千山万水,甚至传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米兰朋友的心。食物的力量往往超乎想象。如今,在意大利的街头西安的楼家网、重庆的火锅、云南的米粉等等。越来越多的中餐馆正以独特的方式将中国风味和中国故事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食物不仅带来味觉上的享受,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很多顾客在品尝一道菜时,都会询问它的产地。每次,曾小棠和王浩然都会详细介绍这道菜的由来和背后的历史。这家火锅店的老顾客卡特琳娜·切科尼(Caterina Cecconi)告诉记者:“以前我觉得中国很遥远,但当我开始经常来这家四川火锅店吃饭时,中国渐渐变得离我很近。”罗马陆家馍餐厅负责人胡陈强告诉记者,餐厅开业六年来,当地顾客在尝到第一口陆家馍时,往往会指着墙上的兵马俑图,谈论这道菜及其在西安的起源。。 “这样,他们记住的不仅仅是肉包子,还有国家和文化。” “对我来说,中餐不仅仅是吃,更是了解中国的一种方式。” Rojiamo的顾客Francesca Fatica向记者讲述了她对中餐的理解。顾客Simone Baltier表示,她每次用餐都会情不自禁地仔细阅读墙上挂着的有关中国的介绍文字。 “中餐是人们加深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种方式,就像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一顿饭的意义可以远远超出食物和衣服。月饼、肉包子、卤肉酒……中国人和意大利人分享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好奇、理解和信任。中秋之夜,月高挂,香气四溢。第一次吃月饼的人,静静听店主介绍、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风土人情,人们谈论家乡,人们思念已经忘记的异国他乡……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在意大利的月光下,这句话有了新的诠释:食物可以成为与世界“团聚”的桥梁。 (新华社罗马记者 高景艳 张新文)